齊云山風景名勝區,位于安徽省休寧縣境內,古稱白岳。與黃山南北輝映,風景綺麗,素有“黃山白岳甲江南”之美譽。因最高峰“一石插天,與云并齊”而得名。被乾隆贊為“天下無雙勝境,江南第一名山”。
景區內神奇秀美的丹霞地貌、厚重神秘的道教文化、琳瑯滿目的摩崖石刻、婉約內斂的徽州田園,組成了一幅斑斕恢弘的山水畫卷。 山水形勝的齊云山,千百年來吸引了無數的黃冠羽士,最著名的有:龔棲霞、余道元、張三豐等。是他們開拓并傳承了齊云山一千三百年的道文化歷史;是他們為我們世人構建了一處精神的家園。因此,唐伯虎在“科場舞弊案”后,會來到齊云山尋求心靈的慰藉。而徐霞客兩上齊云既是寄情山水,同時也是被道家香火所吸引。 山水形勝的齊云山,千百年來也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和達官貴人。李白、朱熹、唐伯虎等紛沓而至,他們以丹崖為紙揮毫潑墨,為我們留下一千五百多處摩崖石刻。
齊云山的道教發軔于唐,歷經宋、元兩代,基業初奠。公元1532年,嘉靖皇帝來山求子應驗,龍心大悅,敕建“玄天太素宮”。并命四十八、四十九和五十代天師,駐留齊云山掌管天下道務。從此,齊云山不僅躋身于中國四大道教圣地之列,還和武當山一起,成為分列南北的兩大皇家道場。 長久以來,這座聞名遐邇的道教圣地,不僅以天開神秀的美麗景色和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享譽江南;更以靈驗的祈福體驗而讓世人趨之若鶩。
休寧的十九位狀元、明清徽州2996位舉人,來山拜學成功,讓夢真橋成了讀書人心目中的圣地;朱熹題寫的壽字,則讓每一位游山之人都享受著“添壽”的樂趣;嘉靖皇帝求子的靈驗,無疑讓太素宮聲名遠播;小壺天內添官晉爵,則了卻仕人“治國平天下”的夙愿。